零碳園區是指通過整合可再生能源、儲能系統、智能調控等技術,實現園區內能源生產與消耗的碳中和目標,同時兼顧經濟效益與安全性的綠色低碳產業園區。其核心在于構建“源(新能源)-網(智能電網)-荷(負荷)-儲(儲能)-充(充電設施)”協同運行的微電網體系,并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優化能源調度,減少對傳統電網的依賴和碳排放。
二、政策紅利
3月18日,由中國節能協會牽頭制定的《零碳園區評價技術規范》(T/CECA-G 0344-2025)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,為零碳園區的規劃、建設與評估提供了系統性依據。
經濟收益:
降本增效:通過峰谷電價套利、需量管理(如降低最大需量電費21%,年節約200萬元)、余電上網等策略降低用電成本。
政策補貼:多地政府對零碳園區建設提供補貼,例如2025年前完成微電網數字化改造可享受窗口期補貼。
品牌價值:獲得LEED金級認證、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等資質,提升企業ESG評級。
碳交易收益:通過碳排放統計與綠電消納,參與碳配額交易(如某園區年收益50萬元)
安科瑞EMS3.0(能源管理系統3.0)是專為零碳園區設計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,通過“AI+物聯網+大數據”技術,實現能源全鏈條優化與碳管理。
分層分布式架構:涵蓋數據采集層(協調控制器)、邊緣計算層(實時數據處理)、平臺層(智能分析與決策),支持多終端訪問(網頁、APP)。
多能協同控制:集成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設備,實現光儲充一體化調度,就地消納率超95%。
動態優化策略:基于電價信號和負荷預測,自動調整儲能充放電、需量管理(降低基礎電費15%-30%)。
工業園區:通過實時監測變壓器負載、動態調節儲能,降低尖峰電價影響(案例:某汽車園區年省電費200萬元)。
光儲充系統:平滑功率輸出,減少充電樁對電網沖擊,降低配電變壓器容量需求。
碳排放管理:建立碳排放統計模型,對接綠電交易與碳市場,助力園區實現碳中和目標。
3. 技術優勢
智能預測與響應:機器學習算法支持96小時負荷與發電量預測(準確率>85%),5秒內響應電網調度指令。
安全與可靠性:通過斷點續傳、數據加密技術保障信息安全,N-1供電模型實現99.999%可靠性(切換時間<0.2秒)。
生態協同:支持接入虛擬電廠平臺,聚合可調節負荷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(如某化工園區季度收益380萬元)。
四、配置清單
項目名稱 | 某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配置清單 | ||
序號 | 產品型號 | 產品名稱 | 廠家 |
1 | ADL400 | 電力儀表 | 安科瑞 |
2 | AM5SE-IS | 防逆流裝置 | 安科瑞 |
3 | APView | 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 | 安科瑞 |
4 | ACCU-100 | 協調控制器 | 安科瑞 |
5 | AcrelEMS 3.0 |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| 安科瑞 |
安科瑞EMS3.0通過“感知-決策-執行”閉環,將零碳園區從被動能源消費者轉變為主動市場參與者。隨著虛擬電廠規模化發展,該平臺將進一步融合AI算法優化調度策略,推動園區從“低碳”向“負碳”升級,成為新型電力系統與能源互聯網交互的核心節點。